找到相关内容1504篇,用时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五门禅经要用法

    人见贼安心定意牢自庄严贼自退散。乱心恶贼亦复如是。如是言曰血肉虽尽但皮筋骨在不舍精进。如人烧身但欲救火更无余计。出烦恼苦亦复如是。当忍五事苦患饥渴寒热等。当避愦闹乐在静处。所以者何。众闹乱定如入...。令得佛乐习之不息。便得离五欲除五盖。入初禅相者喜乐遍身。诸善法中生欢喜乐。见有种种微妙之色。是名入佛道初门。禅定福德因缘得上四无量心已。于一切众生忍辱不。是名众生忍。得众生忍已易得法忍。得法忍者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1366589.html
  • 悟道路上的十种歧途

    当作开悟了。   如果诸位打坐当中有出现这些定境的,那在生活当中,一切习气、毛病、都不会出现,别人也会把你看成佛菩萨一样,因为你得未到定了就意味着欲界的任何欲望,五欲六尘都干扰不了你了,你内心非常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1466660.html
  •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

    眼根律仪。如是耳闻声已……鼻嗅香已,舌尝味已,身触所触已,意知法已,不取于相……乃至意根律仪。10  当六根面对六尘时,要以正念防护六根,不取于相,否则就会随串习攀缘境界,进而引发贪著、等诸不善法。...。烦恼由因缘所生,我们会随妄境而转,也会被内在无明所扰,起贪嗔,起爱,起种种烦恼。而戒能使我们远离引发热恼的因缘,避免使内心陷入不良情绪。  其次是依靠戒体所具备的防非止恶的功能。这种力量来自内心,...

    济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5366883.html
  • 南山寺佛教史略

    九根无碍,就是说仁山和尚已经去掉了烦恼障和所知障,已认识到了诸法真谛。十行,就是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位中的第二十行至第三十行,即欢喜行、饶益行、无行、无尽彳=、离疾乱行、善现行、无著行、尊重行和真实行...

    肖 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2666921.html
  • 慈悲(海涛法师选辑)〔1〕

    转化心灵,当下即能享有生命的喜悦,并迈向璀璨美好的人生。 ◎我们之所以生生世世不断地轮回、不停地造业,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感受,总是做出习性的反应。如贪爱时,我们希望能延长这种快感。时,我们...◎待人,不管别人好不好,自己要做得好。处事,不管别人对不对,自己要做得对。 ◎抱著「爱心,来对待世间上的一切,生活是快乐的,世界是美丽的,娑婆就是净土。如果对世间充满了,清凉的佛土也会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0967895.html
  • 大威神力观世音菩萨

    经过荒山险路,盗贼不敢劫夺你的财宝。 九、好色****的人,可改邪归正。 十、心怀,好发怒、好报复的人,可熄灭怒火。 十一、昏迷愚昧的人,永离痴愚。 满足众生...眼睛看人。(音:晨阴平。) ◎注:恚—怒不平。(音:惠) ◎注:瞋恚—佛经中常见名词,为三毒之一,苦与苦具憎恚,使身心热恼而起诸恶业。 ◎注:绮语—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辞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267899.html
  • 帝洛巴尊者传(2)

    物质就能活得下去。 新死的人也被分类在乾(门达)婆的范围内,新亡者的心仍有贪心、、骄傲等,所以纵使已没有坚固的肉身,却依然会感到饥饿,他们和乾(门达)婆很像,闻到香气就能觉得饱足。喇嘛们...帝洛巴一样离于恐惧,因为认识了究竟实相就等于驱除恐惧与嫉妒之。 (补述毕) 帝洛巴以辩论、神通和秘义之歌教导德笛卡,帮助他和他的追随者了解过去所修的法门并不究竟,这并非强要在精神层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567901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

    住妙义,没有一丝一毫的“我”的想,所以毫无。经中在同一处还讲了一个故事,说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时还曾作过忍辱仙人,那时,他也得无住的妙境,没有“我”的执著与...住,清净若水,澄澈若镜;妄心应降,降而无降,不住于相,一尘不染,如此才是真正的降伏。妄心即住相之心,为客尘污染之心,执著一切事物之心,于法有所分别之心,亦即贪、、痴之心。发心求佛道者稍有不慎,妄心即...

    李利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5669572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一辑)

    于是一言一行,不离道场;取舍随缘,去来自在。  换句话说,修行人的举止施为,处处让所有的人,或亲或疏,都能体察确认─这是一位修行人!而世俗人则一味显露他的名利心,以及贪婪、的模样,事事物物,除了...了行者的佛号不辍,看经的兴趣增浓,坐禅的工夫提升,心调柔软、正直、清净、知见愈来愈明,贪、、痴愈来愈薄。  精进是一只看不见的佛手,护著你、携著你,迈向究竟的安乐处。   第32篇   佛经里说什么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6.html
  • 黑蛇总义

    才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。针对有些很厉害的,前世福报非常大的大力魔鬼,利用菩提心就很难调伏。因为他的福报因缘,有些是心所致,有些是恶愿成熟才变成现在的样子,故而与出离心和慈悲心的关系不大,要调伏这些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1670445.html